引力一号海上发射“一箭三星” 中国民营运载火箭新年“卷”新意

 新闻资讯     |       来源:安博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2-08 19:16:17

  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是引力一号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扩充了我国中低轨卫星多样化、规模化发射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那么,此次任务有何看点?我国民营运载火箭实力几何?潮新闻记者和大家聊一聊。

  引力一号是商业航天公司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空间”)研制。此次发射,刷新了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我国运力最大民营商业运载火箭纪录。

  据东方空间介绍,在参数上,引力一号中型运载火箭为全固体捆绑式三级半构型,火箭高30米,芯级直径和助推器直径同为2.65米。

  火箭起飞重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可满足中低轨卫星批量组网发射和中大型航天载荷快速响应发射需求。

  在款型上,引力一号的关键词是“捆绑”。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捆绑技术”是我国火箭实现中大型运载能力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更是总体设计能力强大的标志之一。过去,我国采用捆绑结构的火箭助推器大多是液体火箭,只有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为捆绑了4枚固体助推器的液体火箭,“引力一号创新采用全固体捆绑构型,突破固体运载火箭运力瓶颈,运力达到6.5吨,比较罕见。”

  据东方空间介绍,在运载能力上,引力一号处于目前中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发射运力需求主流区间,能支持百公斤级卫星的“一箭30星”,还可以发射3到4吨重量的小型货运飞船、超大型卫星等,为我国中型运载火箭的快速应急发射的实现提供了解决方案。

  同时,此次任务为海上发射,采用了全新的发射船“东方航天港号”,是首个船身中间自带导流槽设施的发射船,能够很好的满足中大型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需求。

  “目前,主流卫星星座单颗卫星重量大都在200到300公斤,必须4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能实现一次布置半个或一个轨道的批量发射,实现高效组网。因此在东方空间成立之初,就瞄准了要研制一款中型火箭,并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化发射能力。”东方空间联席CEO姚颂表示。

  近年来,随着蓝箭航天、星际荣耀、东方空间等非公有制企业陆续突围、崭露头角,中国商业航天也迎来收获期。

  回顾2023年,商业航天百花齐放,它们各有特色

  4月,由天兵科技研制的“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创造了全球民营液体火箭的首飞成功纪录;

  6月,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火箭采用“一箭26星”方式,刷新了中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

  7月,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成为全世界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

  12月,中国民营航天企业星际荣耀自主研发的“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验证火箭的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取得成功

  对于中国航天的表现,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进展,“这些成就表明,我国民营航天开始快速的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未来前景广阔。”

  在2024年,除了刚刚升空的引力一号,中国商业航天依然有多项发射任务值得关注。

  根据公开信息,中科宇航研制的“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计划在今年1月执行第三次发射任务,将“一箭五星”送入太空。据悉,中科宇航计划在今年计划实现6发火箭出厂,依托创新不断的提高火箭快速响应能力,支撑中、低轨卫星星座快速组网等重大发射任务的顺利实施。

  近日,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火箭首飞批次发动机完成校准试车,“天龙三号”计划于2024年年中完成火箭首飞。这枚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直径3.8米,起飞质量590吨,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4吨,采用大推力、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满足中国卫星互联网“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需求。

  业界公认,中国商业航天起步于2014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出台,这是国内首个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

  近年来,随着卫星互联网被列入“新基建”,红外观测、科学实验、遥感卫星等市场需求增加,商业航天前景广阔,一批商业航天公司应运而生。

  就民营火箭而言,《2022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公司数达433家,非公有制企业的火箭产品丰富,非公有制企业火箭型号将是未来发射市场的主要力量。

  以往,逐梦苍穹的荣耀,大多是“国家队”带来的。当前,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的表现正在给国人带来慢慢的变多的惊喜。相比“国家队”,民营航天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成本低、易获取、效率高的技术路线。

  就此次任务而言,东方空间副总裁彭昊旻介绍,“引力一号作为6.5吨运力的中型运载火箭,实现了运力的规模效益,单位发射成本相比小型火箭降低50%以上。”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快速,势头迅速。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保持快速地增长,2017年至2024年,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2.34万亿元。

  杨宇光认为,慢慢的变多商业航天企业的涌现,是我国整体工业实力提升和航天技术日益成熟的结果,也代表着航天产业规模提升到了一定层次。

  放眼全球,备受著名的美国民营火箭头部公司SpaceX主打火箭部分复用技术,旗下拥有猎鹰9号与重型猎鹰等成熟火箭,并且正在研发超大型星舰,可大幅度的降低了商业航天的发射成本。

  杨宇光表示,跟全球民营火箭头部公司SpaceX相比,中国民营航天企业还有非常长一段路要走,“路虽远,但正在行进中,未来可期。”